close

 

媽閣廟

 

 

地址:媽閣前地1號,澳門半島西南端緊鄰內港入口處
開放時間:07:00~18:0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1A,2,5,6,7,8,9,10,10A,11,18,21,21A,28B,34

見證著澳門過往迎來各階段歷史的媽閣廟,早期稱為娘媽廟、天妃廟、海覺寺,後定名為媽祖閣,華人俗稱為媽閣廟。當年葡萄牙水手登岸後,詢問當地居民地名,居民答覆寺廟的名稱「媽閣」,葡萄牙人便以媽閣的諧音「Macau」作為澳門的地名。

媽閣廟的始建年代至今未有定論,但學者們肯定在葡萄牙人定居澳門之前,此地就已建有供奉媽祖的廟宇,在1751年完稿的《澳門記略》附圖上,可見到這座廟宇已具一定的規模。媽閣廟在清同治13年(1874年)及光緒元年(1875年)曾遭颶風毀損,歷經兩年重修成為今天所見的規模。

位於媽閣山西面山腰上媽閣廟,是遊入口大門、牌坊、正殿、弘仁殿、觀音閣及正覺禪林所組成的建築群,廟內供奉天后塑像。據史料考證,媽祖本名林默娘元年(960年),28歲去世後經常在海上顯靈保佑航海民眾平安,後被尊為「天后」,成為沿海漁民心中的救護神,媽閣廟因而整年香火鼎盛,每到農曆新年更是擠滿信徒、人潮不斷。

 

港務局大樓

 

地址:順媽閣廟前地的媽閣斜巷順路上行
開放時間:09:00~18:0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1A,2,5,6,7,8,9,10,10A,11,18,21,21A,28B,34

建於1874年的港務局大樓,原名「摩爾兵營」(Quartel dos Mouros),俗稱水師廠,由義大利人卡蘇杜 (Cassuto) 所設計,當時作為來澳門當員警的印度人營地,可容兩百多名兵士。1905年起,此地改做港務局和水警稽查隊的辦公地,現為澳門特區政府港務局辦公大樓。

大樓位於媽閣山邊媽閣街的坡道上,建在由花崗石所圍築的平台上,長67.5公尺、寬37公尺,除了中央局部建築為高達6.6公尺的兩層樓建築外,其餘均為一層樓式的設計。整幢磚石建築展現濃厚的阿拉伯建築風味,極具異國情調。

 

亞婆井前地

 

地址:鄭家大屋與媽閣街交會之空曠地帶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0,10A,11,18,21,21A

亞婆井的葡萄牙語為「Lilau」,意思為「山泉」,以前這裡靠近內港,而且是本地主要的水源地,葡萄牙人最早便選擇在此聚居,並在民謠中唱道「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或常居於此,或遠別再來」,展露了葡萄牙人對亞婆井深切的感情。

現今的亞婆井前一帶,沿著地是高低錯落許多葡萄牙風格的老宅,順坡路上行至高處,眼前儘是紅瓦、黃牆、綠屋。建築立面裝飾著藝術風格的線條,充滿濃郁的南歐風情。

 

鄭家大屋

 

 

地址:澳門龍頭左巷10號(阿婆井前地對面)
開放時間:10:00~18:00(下午17:30停止進入參觀,逢星期三、星期四休館)   
免費入場
網址:http://www.wh.mo/mandarinhouse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9, 16, 18, 28B

約於一八六九年建成,為一院落式大宅,是中國近代著名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

大屋由鄭觀應之父鄭文瑞始建,其後,鄭觀應及其兄弟陸續修建,規模不斷擴大。現佔地四千平方米。由多座不同風格建築及開放空間組成,大小房間有六十多間,是澳門少見的家族式建築群。

從空間分佈來看,鄭家大屋可分為前房區和後房區兩部分。前房區依序布置了大門建築、輔助用房及花園建築等;後房區為主人生活區,其中包括兩座傳統院落式廣東大屋,對稱佈局。兩屋之間以水巷相隔,但有過廊相連。建築為三間兩進,前為兩層,後為三層,中軸兩進之間設有天井。

鄭家大屋既具有廣東傳統民居的特徵,同時也揉合了很多外來文化的影響,可謂中西合壁。


資料來源:文化局

 

聖老楞佐教堂(風順堂)

 

地址:從官印局街進入風順堂街即可看見
開放時間:10:00~16:00(週一~週五),10:00~13:00(週六),(週日休館)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0,10A,11,18,21,21A

聖老楞佐教堂始建於16世紀中葉,昂立於高台之上,綠蔭環抱,環境清幽,1844年教堂整建,兩年後成為今日所見的外觀,1954年高得華神父籌資省修內部,2002年政府出資進行維修工程,現為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華人稱之為「風信堂」,早年船隻還屬帆船,遠航都得視風信決定出海與否,粵語取諧音稱其為「風順堂」,即含祈求風調雨順之意。

教堂外觀是在歐洲古典建築基礎上展現巴洛克風格,主體磚結構的外牆以黃色粉刷,屋頂為坡式覆瓦,兩座鐘樓高約21公尺,左右對稱,滿是綠色植物的花園簇擁著莊嚴的教堂,古老石刻十字架沉澱著濃厚歷史感。

教堂內部平面呈拉丁十字型,頂部建有木製拱頂,拱頂與牆面交界處闢有圓洞,發揮自然採光和通風的作用,垂降而下的枝型大吊燈是教堂最華美的裝飾。中廳兩旁設有許多個小祭壇供奉天主教聖徒,醒目的主祭壇和兩臂的小禮拜室都設計為半圓形,主祭壇的背景為描繪聖經題材的彩色玻璃窗,圖案繁複但造型簡潔,多座科林斯式臂柱裝飾兩側,映著射入的光線始教堂散發一股祥和靜謐的氛圍。

整座教堂採對比色彩裝飾,藍色的頂棚搭配黃色的牆面,檐部以白色勾勒出線腳,局部並點綴著亮麗的金黃色,用色典雅而醒目。

聖若瑟修院及聖堂

 

地址:三巴仔橫街
聖堂開放時間:10:00~17:00,修院不對外開放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0,10A,11,18,21,21A

聖若瑟修院是1728年由耶穌會士所創辦,曾培養大量本地宗教人才,被稱為遠東地區傳教士的搖籃。修院主要由修院大樓及聖堂組成,四周築有高牆,其內闢有花園,入口大門位在三巴仔街,與聖堂的入口再同一條軸線上,修院大樓的入口則設於聖堂右側。

聖若瑟修院聖堂於1746年動工,於1758年建成,外觀典雅華貴,因為外貌與聖保祿教堂(大三巴牌坊遺址前身)相近,又稱「三巴仔」。教堂外觀為黃色,帶有濃厚巴洛克風格,內部圓形拱頂設計華美絕倫,同類設計澳門僅此一處,值得一觀。

崗頂前地

崗頂前地這塊區域舊稱「磨盤山」,雖然面積不大,但環境雅緻,向來就是人文氣息濃郁之區,周圍林立許多著名的建築,包刮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聖若瑟修院和聖堂、何東圖書館等,其他面上由紅、白、黑色碎石鋪成海波浪及花瓣形圖案,一路延伸,散發著濃厚的歐陸異國風情,漫步其中,倍感休閒自在。

崗頂劇院(伯多祿五世劇院)

 

地址:崗頂前地
開放時間:劇院內部裝修暫不開放,花園開放時間為10:00~23:00

崗頂劇院長41.5公尺、寬22尺,葡文原稱伯多祿五世劇院(Theatro Dom Pedro V),1860年創建時只建成主體部分,到了1873年才加建新古典復興古希臘建築特色的正立面,寬15.7公尺的羅馬圓拱式門廊,由四組高6公尺的愛奧尼柱和三個寬3公尺的券洞組成,顯得高挺神氣,面向崗頂前地的側立面外牆,闢開九個寬2.45公尺的羅馬圓拱式落地大窗,展現氣度非凡的架式。整幢建築以綠色粉刷,搭配墨綠色門窗、紅色屋頂,個性鮮明凸出。

崗頂劇院是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用於演出音樂會和戲劇,內部的觀眾席為月牙形,前後設置了大廳和舞台,兩側是供休息的長廊,為早期葡萄牙人的重要社交場所。

 

聖奧斯定教堂(龍嵩廟)

 

地址:崗頂前地3號
開放時間:10:00~18:00

聖奧斯定教堂由西班牙修士於1591年所建,初建時僅用蒲葵葉覆蓋屋頂,風雨一來,蒲葵葉變隨風飛舞,遠望就像龍鬚飛揚,因此華人便稱這座教堂為「龍鬚廟」,經粵音轉稱為「龍嵩廟」。

歷經1874年整修之後,形成今天所見的勝奧斯定教堂,是澳門唯一以英語佈道的教堂。每年再復活節「四旬期」前,都會舉行「苦難耶穌聖像遊行」儀式,由信眾護送教堂內的耶穌負十字架聖像至大堂,第二日返回,場面十分隆重,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澳門天主教會最重要的節活動之一。

教堂主體為磚木結構,前有空地、後有鐘樓,立面高約17公尺,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古典構圖特色,入口頂部中央高高供奉著聖母像,外牆為黃色粉刷,裝飾著許多卷渦形圖案和白色線腳,簡約而端莊。

 

何東圖書館大樓

地址:崗頂前地3號
開放時間:10:00~18:00

 

建於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以前,原主人為官也夫人 (D. Carolina Cunha)。香港富商何東爵士於1918年購入該大樓,作為夏天來澳門消暑的別墅。逝世後,其後人根據他生前的遺囑,將大樓贈予澳門政府作開設公共圖書館之用。1958年圖書館正式對外開放,目前有藏書3000於冊,來此可在花園裡聽聽鳥鳴,或在圖書館尋一角落靜靜地讀上一個下午的書。

 

民政總署大樓

 

地址:議事亭前地正對面,新馬路163號
開放時間:09:00~21:00(週二~週日)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建於1784年,前身為市政廳,後曾多次重修,目前規模是1874年重修時形成的,具有明顯的南歐建築藝術特色。二樓的圖書館於1929年啟用,以葡國瑪弗拉修道院的圖書館 (Biblioteca do Convento de Mafra) 為設計藍本,裝潢和傢具陳設具有濃厚的古典氣息,現在專門收藏17至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

 

議事亭前地

 

地址:新馬路旁,民政總署對面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議事前地因地處明朝官員的議事機構議事亭而得名,到了廿世紀70年代,廣場中央新建了一座噴水池,本地居民便俗稱這裡為「噴水池」,澳門最繁華熱鬧的地帶就座落於這處廣場,許多節慶活動都在此舉行。

這座廣場成一前寬後窄的漏斗形,兩側建築建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右側有具古典主義特色的郵政局大樓和仁慈堂,左側是一排樓高三層帶有走廊的新古典主義建築,各幢建築窗式各有不同,顯得繽紛熱鬧,尤其是1933年地面鋪設了黑白色碎石,並鑲成波浪形圖案,配上兩旁或黃、或紅、或綠、的葡式建築,散發一股濃重的異國風情,隨興坐在噴水池旁,不論看書或賞景,都讓人覺得分外閒適。

白天的議事亭前地風情萬種,展露澳門多樣風貌,到了夜晚這處廣場更是迷人,黃澄澄的街燈把整個廣場映照得更加迷離耀眼,真可謂「愈夜愈美麗」!

 

三街會館 (關帝廟)

 

地址:於澳門議事亭前地左側,近營地大街
開放時間:08:00~18:0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三街會館位於營地大街、關前街及草堆街交會處,這塊區域是澳門早期的商業中心,當時商人們為互通消息便選在媽閣廟或蓮峰廟議事,後因常有商賈因這兩座廟宇距離三街較遠而不能與會,因此,便選在現址設立會館作為華人商會。

會館確切的建造年代現今已無從考證,僅由留存的碑記中推斷約是清乾隆年間所建,歷經乾隆57年(1792年)、嘉慶9年(1804年)、道光15年(1835年)三次大修,形成今日面貌。會館為一幢二進三間的建築,面積不大,全屋由青磚砌成,兩邊立面有多幅中式壁畫,墀頭上端留有磚雕,正屋脊上也有灰雕裝飾,這些點綴都具畫龍點睛的效果。

 

仁慈堂大樓

 

地址:議事亭前地
開放時間:10:00~13:00、14:30~17:30(週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仁慈堂創立於1569年,為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為執行慈善救濟工作所建,因而名為「仁慈堂」。仁慈堂成立後,開設了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白馬行醫院,陸續並設立了育嬰堂、痲瘋院、老人院、孤兒院等機構。

現有建築修建於18世紀中,直到1905年才定型為今天所見的面貌,具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建築外部通體白色,線條簡潔典雅,是議事亭前地最漂亮的建築之一,也是澳門的一個標誌性建築。大樓內部為博物館,透過其中展品可瞭解傳教士在澳門的傳道足跡和天主教在亞洲地區的發展歷史。

 

大堂 (主教座堂)

 

地址:大堂前地1號
開放時間:07:30~18:30

現為澳門天主教主教座堂始建於1622年,供奉聖母瑪利亞,後遭颱風摧毀,1844年~1850年由澳門建築師重建,1874年,教堂再度遭颶風嚴重破壞,後於1937年以鋼筋混凝土重建。

教堂立面高約12公尺,左右對稱,中央為三段式的構圖,布置著三扇門、三扇窗、三角形山花,牆面裝飾壁柱,為簡約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灰白色外牆搭配綠色門窗,充滿歷史的厚重感。兩旁的鐘樓高三層,約13公尺高,大鐘為英國製造,為紀念葡王伯多祿五世榮登王位而設置,而以往歷屆澳門總督上任時,均會蒞臨教堂將權杖放到聖母的聖像旁,以象徵權力的神聖。

位於大堂前方的廣場相傳是澳門首場彌撒的舉行地點,附近的噴水池、房屋建築都精美考究,坐在大堂前地的椅子上任晚風吹拂,最是令人備感愜意。

玫瑰堂

 

地址:板樟堂前地
開放時間:10:00~18:0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每當走到議事亭前地時,一定會被既莊嚴又美麗的聖母玫瑰堂所吸引,橘黃色的外牆和墨綠色的門窗,散發著迷人的青春氣息,這是一座已有幾百年歷史的教堂,經過重修粉飾,恢復了昔日光彩的原貌。

玫瑰堂是由聖多明我會(道明會)於1587年創建,它是聖多明我會在中國興建的第一所教堂,始建之初因陋就簡,僅是一座木板搭建成的小教堂,華人稱為「板障廟」,後來改稱為「板樟廟」,因教堂內供奉著玫瑰聖母,因而又稱為「玫瑰堂」,自1929年起,玫瑰堂成為傳播葡萄牙花地瑪聖母崇拜的重要聖地,每年5月13日都會舉行花地瑪聖母聖像巡遊,現已成為澳門天主教重要的宗教活動之一。


盧家大屋(大堂巷7號住宅)

 

地址:從議事亭前板樟堂對面上行
開放時間:09:00~19:00,週六、日及公眾假期設導覽員現場講解。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盧家大屋為澳門富商盧華紹家族的舊居,盧家祖籍為廣東新會,約於清咸豐6年(1857年)移民澳門,人稱「盧九」的盧華紹善於經營,成為富賈一方的商賈,澳門有九條盧九街就是位紀念盧紹華而命名的。

這幢精緻的大屋約建於清光緒15年(1889年),仿照廣州西關大屋的建築格局,從大門進須經門廳、天井、轎廳、方能到達正廳。房間和庭院沿中軸線左右對稱分佈,外間有傭人專用的冷巷,二樓供有神台,是澳門現存較為完整的中式大宅之一。

 

大三巴牌坊

 

地址:由玫瑰堂上經大三巴街即到
開放時間:大三巴牌坊全天開放,天主教藝術博物館09:00~18:0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大三巴牌坊是澳門最知名的地標,它是天主之母教堂(即環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

聖保祿教堂隸屬於聖保祿學院,這座學院成立於1594年,設有文法學部、人文學部、倫理神學部,為遠東地區第一所西式大學,培育出許多優秀的傳教士派往日本、中國、越南、泰國、柬埔寨等地傳教,直到1762年學院才結束教學。

聖保祿教堂始建於1602年,工程於1637年至1640年間才竣工,最後完工的部份就是教堂前壁。整座教堂由3個殿堂組合而成,結合了中國與日本工匠的精湛工藝,今天在牌坊的左側還存有當時的奠基石。

歷時數十年才告完成的聖保祿教堂,在當時為天主教在東南亞的傳教中心,後來耶穌會被迫驅離澳門,原教堂也淪為軍營,令人惋惜的是,1835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聖保祿學院及教堂,只要殘留教堂的正面前壁、部分地基及教堂前的石階,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而稱之為「大三巴牌坊」。

於1837年至1854年間,教堂後方的空地成了教士埋葬的墓地,到了1990年至1996年間,澳門政府花下鉅資聘請多位考古學家、歷史學家、博物館學家及葡國建築師,對聖保祿教堂遺址進行考古、重整修復的工程。

至1996年10月再大三巴牌坊後面規劃了一座「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及墓室」,墓室內存放了17世紀日本和越南殉教者的骸骨,館內則展示著澳門天主教的雕飾、宗教畫作或禮儀裝飾品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收藏的宗教畫作,例如《聖味基聖像》、《日本長崎的殉道聖人》和四幅詮釋聖方濟各一生的作品等,都是不可錯過的參觀重點。

 

哪吒廟

 

地址:大三巴牌坊後右側,依附在舊城牆一側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在大三巴牌坊後的一側,有座小巧精緻的廟宇哪吒廟,這座不起眼的小廟建於1888年,在1901年時改建成現貌,廟內供奉神話人物哪吒,哪吒傳說為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神通廣大,從17世紀後期起即受到澳門人民供奉,據說當年瘟疫流行,於是區內居民供哪吒為保護神,祈求健康。類似的廟宇並不多見,是富本地地方民間信仰的代表性建築。

哪吒廟深8.4公尺、寬4.51公尺,雖然兩進式但中間沒有天井,由相連的門廳及正殿組成,在傳統中式廟宇中較為罕見。入口的門廳是一座歇山式建築,周圍築有黑色柵欄 ,因為缺了天井,所以們聽的部份屋頂和正殿屋頂重疊相連。

哪吒廟整體建築幾乎不見亮眼的裝飾,飾有鰲魚及寶珠的正脊已算是裝飾最多的地方,整體風格平時無華,和周圍的舊城強及大三巴牌坊等建築相比,哪吒廟既不雄厚也不宏大,僅以簡單的建築手法展現簡明輕巧的印象。 

 

舊城牆遺址

 

地址:大三巴牌坊後方,鄰近哪吒廟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葡萄牙人駐澳期間,曾不顧中國的反對,分別於1569年、1604年、1617年私自建城牆,雖然所築的城牆後遭拆除,但葡萄牙人以抵禦荷蘭人為由,繼續大肆建造防禦工事。

在1632年的澳門城市圖中即清楚顯示,整個澳門城除了西部內港區域,其他東、北、南各面均建有城牆,並在諸多要塞處設置砲台,使澳門成了一座防範嚴密的軍事城堡。

現存的就城牆遺址正是當時所建的一部分,夯土建造的城牆長18.5公尺、高5.6公尺、寬1公尺多,當時是以泥沙、細石、稻草、蠔穀粉等混合物為建材,逐層壓實夯建而成,現存的牆身還開有一磚券洞,雖然牆身已顯殘破,但仍清晰地顯露當年葡萄牙人的野心。

 

大炮台

 

地址:澳門半島海拔52公尺的小山上,西側緊靠聖保祿學院遺址。
開放時間:砲台及花園:07:00~19:00,澳門博物館:10:00~18:00(週一休館)
博物館票價:澳門幣15元(每月15日免費)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2,3,3A,4,5,6,7,8A,10,10A,11,19,21A,26A33

大砲台是由聖保祿學院耶穌會會士於1617年修建,至1626年建成,名為聖保祿砲台,澳門當地居民稱之為大砲台。在近四百年的歷史中,大砲台曾多次歷經改建,也一直列為軍事禁區,直至1965年原營房位置改建成氣象台,1996年9月起,澳門政府將氣象台原址改建為澳門博物館,於1998年落成啟用。

大砲台景區現闢為大砲台展覽室及澳門博物館,當年的鐵砲仍然威嚴地注視著遠方,進門處還擺放著模擬真實尺寸的砲彈。觸摸已經生鏽的鐵砲,彷彿與歷史對話,站在大砲台上向四外眺望,澳門半島全貌盡收眼底,往昔歷史宛若再生。

 

聖安多尼教堂

 

地址:花王堂前地
開放時間:07:30~17:3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8A,17,18,19,26

聖安多尼教堂始建於1558年至1560年,原用茅草竹棚搭成,是澳門最古老的三大教堂之一,1638年以石頭重新建造,其後曾遭祝融之災,由門前石碑的葡文碑文可知教堂於1809年及1874年兩度遭受焚毀,分別於1810年及1874年進行重修工程,1974年9月22日的那場大火另澳門信徒印象深刻,自此,9月22日被定為「天災節」,每年逢這一日,澳門信徒便會扛著聖安多尼像上街遊行紀念此一天災。

1930年再度進行教堂正面及鐘樓改建工程,形成現今的外觀和規模。教堂佈局因受地形限制,只在左側建造一座高約22公尺的鐘樓,形成不對稱的立面。教堂前建有矮牆,立有十字架,外觀為水刷石粉面,建築頂端的山花上嵌有聖像,整體展現簡潔的新古典主義風格。

1951年和1953年兩度整修教堂內部,教堂內供奉的聖安多尼是葡萄牙廣為人知的聖徒,往昔結為連理的葡人多在此舉行婚禮,因此,華人便俗稱聖安多尼教堂為「花王堂」。

 

東方基金會會址

 

地址:白鴿巢公園旁
開放時間:09:30~18:00,畫廊於週末及公眾假期休息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7,18,19

東方基金會建於1770年代,是澳門富商俾利喇 (Manuel Perreira) 的別墅,俾利喇是葡國皇室貴族、財政顧問、澳門保險之家創造人之一。

這幢華宅後來租給英國東印度公司,作為該公司駐華商務監督、大班及英國駐中國高級官員的住所。1885年該屋成為澳葡政府的財產,在二十世紀60年代後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院,現為東方基金會會址。

這座宅邸可說是澳門首幢別墅式花園的華宅,現存資料顯示,原始建築以中軸為準左右對稱,中央高兩層,兩翼為一層,屋前建有大花壇,屋後也建有後花園,寬廣的石梯通達中央的主入口,入口門廊同樣寬大氣派,立有兩根塔司干方柱。

後經大修,規模縮小,中央建築由兩層變為一層,附建半地下室,和原始的規模完全不同,原來的坡式屋頂也改建為平式屋頂,窗戶去除窗楣僅留窗線,屋前的大花壇改為水池。外牆刷白粉,隅石、窗線、女兒牆則為粉紅色,不變的是氣派的西班牙式台階仍是直接通入口的裝潢。

室內現今已改闢為展覽空間,無論華宅的外觀做了多少改變,這座老宅依舊是開創澳門花園式住宅的先河。

 

基督教墳場

 

地址:東方基金會旁
開放時間:09:00~17:30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17,18,19

基督墳場原名為東印度公司墳場,1821年,首位來華傳播新教的傳教士馬禮遜的妻子病逝,他所屬的東印度公司便出面向澳葡當局申請將現址闢為墳場,成為澳門第一座基督教新教的墳場。

1857年,澳門市政廳禁止此墳場再埋入死者,墳場就此關閉。迄今保留完整的基督教墳場分為兩部份,前馬禮遜小教堂,後為墓園,小教堂為澳門第一座基督教新教傳道所,1922年整修為仿羅馬風(Romanesque)的建築風格,主體為磚木結構,面積約80平方公尺,立面高約8公尺,設有半圓形透視門,山花高頂上立有十字架,兩側牆面建有扶壁,外牆表面為白色粉刷,顯得樸實典雅。教堂內部同樣裝飾簡約,平面呈長方形,採英國錘式屋架。

位於後方的墓園共有墳墓162座,埋葬的多是東來的基督教傳教士、英國商人、殖民主義者、鴉片戰爭中身亡的英國將領等。其中有不少名人都在這裡安息,最著名的有英國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1774~1852)、傳教士馬禮遜則是第一位來華傳教的新教傳教士,他長期駐紮在澳門工作,不僅編輯第一本英漢字典,同時也是第一個把聖經譯成中文的人,他死後葬於教堂旁邊的墓地,教堂即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座基督教墳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基督教墳場。

 

東望洋炮台 (含東望洋燈塔及聖母雪地殿聖堂)

 

地址:東望洋山頂
開放時間:砲台09:00~17:30,聖母雪地殿教堂10:00~17:00(內部禁止拍照),燈塔   內部不對外開放
到達的公共汽車有:6,28C在山頂醫院下車

東望洋炮台修建於1622 年 ,1637年曾擴修,工程費時一年,建有火藥庫、哨房、樓塔等,在這之後,砲台就被列為軍事禁區禁止外人進入,每年只有在8月5日「聖母誕」和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時,才向公眾開放。到了1976年,葡國軍隊撤出澳門,保持原貌的砲台始闢為旅遊點接待遊客。

砲台上建有一座燈塔及小教堂,其中東望洋燈塔又名松山燈塔,1865年正式啟用,它是整個遠東地區最古老的燈塔,除了肩負導航海上船隻的責任外,還是有天氣預報的功能,每逢颱風來襲,便會掛起各項警示的標誌提醒居民防災,由其標誌也可得知是否要上班上課。

立於一旁的聖母雪地殿教堂建於1622年,教堂內供奉雪地聖母(Nossa Senhora da Guia)。1996年,澳門文化局修整教堂內部時發現了壁畫遺跡,這批壁畫以中國繪畫技法描繪聖經故事,這項發現在澳門當地是絕無僅有的,專家們於1988年起開始修復壁畫的工作,直到2001年完成,自此,澳門又增添一批珍貴的文化遺產。

 

資料參考:澳門旅遊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銀河系旅行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